首頁 > 早教頻道 > 家庭教育 > 想給孩子更多的動力就要正確的鼓勵
無論是生活,學習還是工作中,積極主動的人總是較受歡迎。不少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積極主動的孩子,做事不需要父母太操心。事實上,很多孩子做事總是缺乏主動性,為什么會這樣呢?這也許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,少了些許鼓勵。孩子沒有動力,做事的主動性也大大的降低。父母該如何鼓勵孩子,讓孩子做事更有動力也更主動呢?NYC早教教您如何正確的鼓勵寶寶,讓孩子更自信。
學會尊重,鼓勵孩子的選擇
當我們抱怨孩子做事過于被動,做每件事情都要跟爸爸媽媽討論,總是沒法做決定的時候,也要思考下自己是否給了孩子太少的主動權。無論對錯,給孩子選擇的勇氣點個贊。當孩子開始學習自己做選擇,例如選擇今天穿什么衣服等等,這些選擇有時候會給他和你帶來很多麻煩。例如在安排晚上的時間時,把做作業(yè)的時間安排太短,而且是在臨睡前,完成不了又發(fā)困,搞到全家人也沒法睡。這時不應該說“早說過要聽我的建議”之類的話,這會讓他懷疑自己的思考,轉而依賴父母的決定,而“很高興你已經會自己安排時間表了,再試多幾次就能安排好了”此類的話語,則能讓他不會陷于自責境地,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尋求事情的解決方法。
物質性鼓勵不是速成法寶
物質獎勵,應該是很多爸媽們習慣給孩子的鼓勵方式,因為它往往能粗暴簡單地達到效果,讓孩子開始做事情。不過育兒沒有捷徑,這種方式真的能激發(fā)孩子的積極性嗎?零花錢的獎勵意味著家長對孩子說”只有你……才有零花錢“,這會使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,受控感增加了,會削弱孩子做事情的內在動機。當然也不是所以的物質獎勵都會削弱孩子的主動性。當物質獎勵不是孩子做事情的目的,而是對孩子努力完成的事情的附加獎勵,能夠評價孩子做事是否優(yōu)秀,例如參加校運會獲得了獎品,那么這就不會減弱孩子的主動性。
善用描述性鼓勵更能鼓勵孩子
與孩子對話是一門獨特的藝術,稱贊的語言能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和鼓勵,更愿意做事情。但是鼓勵性的言語卻也不能濫用,我們要知道怎樣的評價才能正確地激發(fā)孩子的主動性。描述性鼓勵,可以讓孩子取得做事的愉悅。給孩子的夸獎應該能明確地表示我們很欣賞和喜歡他們做出的努力,幫助,創(chuàng)造和成就。這些鼓勵會讓孩子自己批判哪些事情是否值得做,懂得主動選擇做什么事情;同時當孩子做的事情得到認可,他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,愿意主動去挑戰(zhàn)完成新的事情。
當他的選擇沒有得到尊重,會讓他放棄或懷疑主動思考。對于孩子的選擇,父母要是動不動就批評和指責。那么總是陷入失望情緒的他,會經常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,產生不自信。這會導致他在想事情和做事情的時候會有依賴心理。鼓勵孩子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,父母要學會尊重,鼓勵孩子的選擇,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;當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,要懂得用描述性鼓勵,增添孩子的信心,適時給予正確的鼓勵給孩子更多的動力。正確的鼓勵方式方法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動力和自信。
<上一篇:5種早教行為正在教壞寶寶
>下一篇:如何培養(yǎng)寶寶儀式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