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早教頻道 > 性格培養(yǎng) > 如何讓你的孩子成為愛分享寶寶?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常要求寶寶要知道分享,把自己的玩具或者好吃的分給其他小朋友。但通常寶寶都會不愿意,尤其2歲左右的寶寶,認為都是自己的,不愿意跟別人分享。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說:你怎么這么小氣。那么到底要怎么樣才能讓寶寶學會分享呢?
NYC早教中心先給大家來看一個例子吧。相信這一情景大家都會很熟悉,確實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做的。寶寶自己在吃好吃的,爺爺走過來對寶寶說:“寶寶吃什么好吃的?給爺爺吃點好嗎?”這時寶寶很大方的把好吃的分給了爺爺,可爺爺卻說:“真乖,你自己吃吧,爺爺不要?!?/span>
這樣的情況一定不少,當孩子愿意與你分享時,你卻拒絕了他。這就好比是狼來了故事里的小孩一樣,等到下次你再讓寶寶分好吃的給你,他就不會再理你了。
所以,在孩子與你分享的時候,不要拒絕!要知道接受。而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,家長也不要批評指責。要讓寶寶學會分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,不可操之過急。
家長可以告訴寶寶分享并不等于失去。第一階段,通過在家中和寶寶玩游戲,讓寶寶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夠重新回到自己手里。如:向他借走一樣玩具答應他5分鐘后還給他。第二階段,引導寶寶嘗試和小朋友們進行交換玩具的游戲。如大家交換玩具3分鐘后歸還,讓寶寶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別人的玩具,也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。最后,組織寶寶們做集體活動,游戲最好選擇需要團體協作的項目,如一起搭積木。
另外,家長必須以身作則,把好的東西分享出去。做寶寶的生活榜樣,對每一個父母來說,都非常重要。在客人來時,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和客人分享,熱情地招待客人;出門坐公車時主動讓位,鄰居有困難時熱心幫助。當你從對方那里獲得感謝時,作出滿足而高興的表情,以自身行為引導孩子去學會享受分享的快樂。
強化寶寶的分享行為。你要善于發(fā)現寶寶表現出的分享行為,并及時給予正面強化和反饋,幫助他在各種情況下不斷地、自覺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。你引導的話語、贊許的目光、微笑的面容、親切的點頭等,能使寶寶受到極大的鼓舞,進一步強化分享行為,愿意更多地、自覺地做出分享的行為。
平時可以多帶寶寶接觸其他的小朋友,可以是同一個小區(qū)的小伙伴,也可以是早教中心里的小朋友。讓寶寶在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,不斷體驗分享的樂趣,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交換小零食,并告訴寶寶,你愿意分享給別人好吃的,別人也會把好吃的分享給你,你看,這樣你就能吃到兩種好吃的了。多開心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