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心資訊>NYC太原早教中心:和寶寶玩游戲故意輸,這樣好么?
有不少孩子只愛贏,卻輸不起,一旦比不過別人,就很不開心,甚至大哭大鬧。心軟的父母就繳械投降:“好好好,算你贏!”和寶寶玩游戲故意輸這樣好么?
家長一味遷就、謙讓,會使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,只許自己贏,不許別人贏。這種過度保護,削弱了孩子的上進心和競爭力,當他遇到激烈競爭時,極易產(chǎn)生受挫心理,甚至逃避現(xiàn)實。
做游戲時,家長經(jīng)常故意輸給孩子,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假象,以為自己很能干,容易產(chǎn)生自大心理。當生活中遇到挫折時,會缺乏抗挫能力,造成“輸不起”。所以,家長在和孩子玩游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。
1.讓之有道。對年幼的孩子,家長為了激發(fā)其對游戲的興趣,如,下棋、跳繩等,開始可以放低水平,讓孩子假贏。但要控制好節(jié)奏,隨著孩子水平的提高,家長要逐步顯露真實的水平,讓孩子有輸有贏。
2.讓在明處。家長在遵守比賽規(guī)則的前提下,根據(jù)實際情況,賽前和孩子約定讓他幾步,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在謙讓他。如下象棋,基本規(guī)則是不許悔棋,雙方都要遵守??紤]到雙方實力的差距,家長可以除掉幾顆棋子,再和孩子“比試”。而涉及到基本規(guī)則的,盡量不讓。讓了哪些,也要擺在明處,讓孩子知道。
3.家長示范,正確對待輸贏。競賽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制造氣氛,激發(fā)孩子的好勝心,它本身不是目的。孩子贏了可以樹立自信心,輸了應當學會面對敗局。孩子的態(tài)度來源于家長所示范的榜樣,所以當家長“輸”了的時候,別忘了總結一下教訓:“我怎么會輸呢?讓我想想看,噢,是不太專心的緣故?!壁A了之后,要讓孩子關注對方的感受,撫慰對方。
4.引導孩子多參加對等游戲。家長與孩子比賽,孩子相對處于劣勢。多引導孩子與同伴游戲,雙方實力均衡,這樣的輸贏更利于孩子成長。
5.正確對待輸贏。家長要引導孩子以積極的心態(tài)對待輸贏。比賽或游戲重在分享過程中的快樂,而不是最終的結果。要告訴孩子,輸了不要垂頭喪氣,下次還有贏的機會。還要引導孩子弄清原因,以便改進。贏了之后,要讓孩子關注對方的感受,撫慰對方。此外,要引導孩子多參加團隊活動,培養(yǎng)協(xié)作精神,學會合作。
< 上一篇:NYC太原早教中心:熊孩子愛打人 聰明媽媽醬紫做
> 下一篇:NYC太原早教中心:寶寶強大的破壞欲 媽媽巧應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