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心資訊>NYC紐約國際松江早教中心:一個不快樂的媽媽,殺傷力有多大?
在文章開始前,先跟豆媽一起做個測試——
在“育兒”這件事情上,參與度極高,不肯放手;
其他人帶孩子的時候,常常忍不住提出批評;
喜歡說“早知道這樣,還不如我自己來呢”;
當著孩子的面爭執(zhí),堅持自己的育兒觀點;
認為自己覺得好的,就是孩子需要的......
如果中了三條以上,那么你可能真的需要反省了!因為你可能是一個“負能量媽媽”!
難道我們真的不愛孩子嗎?當然不是,只是很多時候在不自覺的情況下,散布著自己的負能量,嚴重影響了家人,尤其是孩子。
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。
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·特洛尼克曾經(jīng)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——靜止臉實驗。
「他讓一個媽媽先和孩子互動,孩子非常開心,積極響應;然后讓媽媽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,無論孩子怎樣做,媽媽都一直面無表
情。」
實驗之初,媽媽和孩子正常互動,孩子很開心;
靜止臉實驗開始,媽媽面無表情,孩子發(fā)現(xiàn)不對勁,開始想辦法引起媽媽的注意;
孩子繼續(xù)嘗試讓媽媽與自己互動,但是媽媽仍然面無表情;
最后,孩子開始崩潰哭泣。
實驗證明:在母親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,他的心跳加速,體內(nèi)壓力激素增加,如果持續(xù)下去,他大腦關(guān)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。
如果不是必須,請不要做這樣的實驗。因為它對孩子的傷害,遠遠大于做錯事后打他一頓或者罵他幾句。
快樂是會傳染的,其實痛苦也是。
生活在一個“媽媽經(jīng)常不開心”的家庭,孩子謹小慎微,習慣察言觀色,小心翼翼,經(jīng)常感到惶恐和內(nèi)疚,慢慢地,他也變得不快樂
。
張愛玲曾經(jīng)這樣說過自己的母親:“她才醒來總是不甚快樂的,和我玩了許久方才高興起來?!倍@個“總是不甚快樂的”母親,也折
磨了張愛玲一生。
孩子需要榜樣,需要知道什么是快樂,他們需要看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快樂榜樣。
最好的教育是什么?是父母真正地愛自己,真正快樂地活著,慢慢影響到孩子,讓孩子相信他自己將來也會過得很快樂!
這樣,孩子才會安心的做一個快樂的小孩,才會安心的去學習、成長,并從中找到快樂!
常常聽到有些媽媽抱怨自己老公不管孩子??墒?,在抱怨之前,不如先找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——
你,真的給老公做好爸爸的機會了嗎?而不是一味在旁邊喋喋不休。
真正的教育,從來都不是犧牲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,自己卻過得不快樂。
活在當下,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,讓自己的內(nèi)心充盈著喜悅,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,讓自己變成一個快樂的
大人再去影響孩子。
更多精彩,關(guān)注NYC紐約國際上海早教中心頁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