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一探究竟吧
隱形爸爸,喪偶式育兒現(xiàn)象越來越普遍,
千千萬萬的媽媽忍不住吐槽“老公是最沒用的母嬰用品”,
而孩子們則一聲聲地呼喊:“爸爸去哪兒了?”
“爸爸,你陪我玩一會兒好嗎?”
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,
對孩子認(rèn)知的形成、安全感的建立、人際關(guān)系尤其是親密關(guān)系都有重要的影響。
父子間的較量
知名主持人李小萌曾說:
父親這個角色,是男人們代代相傳,
命里注定的一個角色,
對于很多男人來講,得到父親的認(rèn)可,
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。
兒子和父親之間,也常常有著暗自的較量。
好的父親,會通過陪伴、引導(dǎo),和兒子達(dá)成和解;
也會培養(yǎng)起兒子有擔(dān)當(dāng)?shù)臍赓|(zhì),
超越自己,打敗自己,
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。
父親,會讓男孩更像男孩。
想“嫁給“爸爸
兒童時期是性別角色形成的重要時期,
父親是女孩接觸的第一個異性。
父親的寵愛和贊美,
會賦予女兒強(qiáng)烈的自我價值,
讓女兒很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,
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自信和綻放光芒。
知乎上有個問題是:
父親的言談舉止是不是直接決定了女兒未來的擇偶標(biāo)準(zhǔn)?
點贊最高的回答是:我爸爸說,他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,
不是他有多成功的事業(yè),
而是女兒想嫁給像爸爸一樣的人。
被父親寵愛長大的女孩,
見過“愛的模樣”,在處理親密關(guān)系時,
懂得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的被愛。
對于女孩而言,最重要的是爸爸愛她,
并且讓她知道爸爸愛她,
愛不是甜言蜜語,
也不是給你買個包包,
而是愿意放棄很多東西給你溫暖。
那些缺少父愛的女孩子,
往往會在感情中尋求一種依賴,
終其一生都在尋找“父愛”。
不敢讓孩子長大
孩子的成長,離不開父親的陪伴;
而父親的內(nèi)心,其實也離不開孩子這樣一個依托。
怕你飛遠(yuǎn)去,怕你獨立遠(yuǎn)去,
更怕你永遠(yuǎn)停留在這里的“糾結(jié)”心態(tài),
在聊到孩子的18歲時被展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
在“成為這樣的人”的路上,
爸爸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。
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具備了模仿的能力,
小時候模仿爸爸媽媽拿勺子吃東西,
模仿爸爸媽媽收拾屋子的樣子來收拾自己的玩具,
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孩子有著越來越多屬于自己的個性與想法,
然而那些童年反復(fù)模仿過的場景,行為和習(xí)慣,
卻始終刻在骨血里,
影響著他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。
作為爸爸,只有多多陪伴孩子,
看著他點滴的進(jìn)步與變化,
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行為,
引導(dǎo)孩子”模仿“著成為你想讓他長成的樣子。
因為現(xiàn)在的每一個爸爸,
曾經(jīng)都是個孩子;
之所以成為現(xiàn)在的爸爸,
也是因為“爸爸的影響”。
在成為一個爸爸之后,
那些“影響”應(yīng)該延續(xù)還是改變?
有趣的是,
幸福的爸爸會延續(xù)這種幸福,
而“不幸”的爸爸會產(chǎn)生巨大的改變。
被“強(qiáng)迫”的自己,選擇給孩子“自由”
小萌娃泰山,有一個做健身博主的爸爸,
他們之間一起玩耍的時間要格外的多一點,
泰山對爸爸也是格外的依賴。
在中心玩耍的時候,
爸爸總是跟著小泰山,
陪他玩耍,陪他探索。
這是因為他的父母總是用“命令式”的口吻要求他,
他的童年有“被強(qiáng)迫”和“被壓抑”的記憶,
這讓他感覺很不舒服;
所以當(dāng)他成為一名爸爸之后,
他會時時用自己兒時的記憶來提醒自己,
給泰山多一些空間,
少一些要求。
跟著“榜樣”成長的寶貝
對于俊凱爸爸來說,
他的父親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,
所以對他的影響也非常大。
在平時的生活里,
他也像自己的父親一樣,
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,
對于俊凱的陪伴會相對少一點。
“犯了錯就挨打”的寶貝
“犯了錯就打”曾經(jīng)是熙然爸爸的帶娃之道,
這是因為在他小時候,爸爸教育他的方式就是不聽話就打;
在他有了女兒之后,他也延續(xù)了爸爸的教養(yǎng)方式。
直到老師告訴他,熙然在幼兒園會打別的小朋友,
他才認(rèn)識到自己的教養(yǎng)方式可能出了問題。
于是他改變自己,
用更溫柔的方式來教育孩子,
孩子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。
我有“別人家的爸爸“
迪迪爸爸是我們在生活中最羨慕的“別人家的爸爸”,
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,
陪伴孩子一起玩一起笑。
相對孤獨的童年讓迪迪爸爸的心中總有缺憾,
為了讓迪迪的童年沒有遺憾,
他總是傾盡所有的滿足孩子的要求。
對自己的童年或者現(xiàn)在的生活感到滿意的爸爸,
選擇了延續(xù),因為他們堅信這樣的方式,
會給自己的寶貝帶來同樣幸福的記憶。
對過去或現(xiàn)在不那么滿意的爸爸,
不管是遺憾,是難過,是不甘,
亦或是其他的想法,
讓他做出了改變的決定。
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
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童年時,如果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照顧和情感的交流,
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,
發(fā)展出能適應(yīng)環(huán)境的品格,
成年后即便遇到挫折,
也能從溫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。
但是,千萬別讓這份力量只來自媽媽!
< 上一篇:科學(xué)課重磅升級精彩搶先看,首期線下培訓(xùn)圓滿收官!
> 下一篇:NYC九周年第二彈票選最“爸道”宣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