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早教頻道 > 早教熱點 > NYC紐約國際破五吃餃子,Pongo帶你走進神奇的“餃子”世界!
NYC說:過了除夕,最重要的節(jié)日就是初五了,俗稱“破五”,按老講究,這一天要迎財神、開市、放鞭炮,“趕五窮”。對于我們老百姓,最重要的慶祝方式還是吃餃子。
餃子,這種面里包裹鮮肉、蔬菜以及魚鮮的美味,如今經(jīng)過加工,還能變成彩色餃子!是不是一下子就激發(fā)了小朋友學習包餃子的興趣!不僅如此,在“面皮和餡料的圓舞曲”中,小寶貝用小搟面杖像模像樣地搟皮,在拍打面粉的過程里,“切”、“揉”等動作都鍛煉了手部精細動作。就像NYC紐約國際的廚藝課的內(nèi)容,家長朋友們在家里也可以親手教寶貝實戰(zhàn)演練起來!
但是當孩子們好奇的問,為什么這天要吃餃子時,我們該作何回答呢?
給父母來科普:初五吃餃子什么講究呢?
一說破五破除禁忌
有一種說法是,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(nèi)禁忌較多,人們不可“輕舉妄動”,一過初五就百無禁忌了,所以要吃餃子祝賀,祝福來年掙錢多多。
一說與初五開業(yè)的習俗相關
從前,商業(yè)服務業(yè)一年到頭不休息,只有過春節(jié)從初一到初五休息,店家要求全體店員初五這一天必須返回店鋪,做開業(yè)前的準備。在初五這天同事聚齊吃團圓餃子。
一說是“捏小人嘴”盼順遂
指的是包餃子的觀感——“捏住口”。講究吃了初五的餃子,不被小人搬弄是非,一年都順順當當。
給孩子來科普:餃子的來歷
身份:一種歷史悠久的漢族吃食
年齡:約1800多歲
嘉獎:好吃不過餃子
餃子是特別古老的一種美食,第一次出現(xiàn)是東漢時期,有位特別棒的醫(yī)生爺爺張仲景,他為了給大家治病,就在面皮里面包上藥材,人們吃了冬天耳朵就不會凍壞!大家吃了發(fā)現(xiàn),還真挺好吃!那時餃子的形狀就像“月牙”,會和湯汁、小料一起混著吃。
到了唐代,仍然是月牙狀的大餃子,但單獨放在盤子里,不加湯汁了。
到了清代,連皇帝、慈禧都愛上了餃子這種美食,據(jù)說清末每到春節(jié),慈禧會召集各王府福晉、格格入宮,一起包餃子、守歲,聯(lián)絡感情。所以那時,人人都會包餃子。
到了正月初五這天,還是財神爺爺?shù)纳?,他會給我們帶來好運和元寶,元寶就是古代時候的錢幣,而餃子長的很像元寶,吃下餃子,象征著吉利和人們期望財源滾滾而來...
五彩餃子制作過程大揭秘!
白菜餃子皮
萌萌的白菜餃子呢,簡直太贊啦~
步驟
1、菠菜燙熟,攪碎,過濾出汁。
2、一份面粉加菠菜汁和成綠色面團,另一份加清水和成白色面團。
3、兩份面團都揉成長條,綠色面皮搟平,放入白色面條包緊。
4、將混合面團切成小份。
5、再搟開,就得到白菜餃子皮啦。
這個造型太可愛了,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~
紫色餃子皮
紫甘藍洗凈切絲,放入適量清水燜煮。濾出紫色的水,用來和面,就得到紫色面團啦。
黃色餃子皮
取熟透的南瓜,去皮去籽去筋,然后切成薄片,隔水用大火蒸熟。然后取出搗成泥,和面即可。
橙色餃子皮
紅蘿卜去皮,切成小塊,放入清水中燜煮。煮軟后搗成泥,和面即可。
粉色餃子皮
莧菜洗凈,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燙熟,得到的菜汁就是紅色的啦。濾出菜汁,和出面團,就可以包餃子啦。
紅色餃子皮
紅心火龍果切塊,再壓成果泥。用過濾網(wǎng)濾出果汁,加入到面粉中,和成紅色面團。